龙塘金融

汽车产业价格战或将迎来拐点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24-09-08 08:50 阅读

本报记者 尹丽梅 童海华 北京报道

汽车产业价格战或将迎来拐点时刻。

近日,“多家车企退出价格战”冲上热搜,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扑腾两年多后,汽车行业“反内卷”的呼声在近期变得越来越强烈,并且几乎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集体意志”。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宝马、奔驰、奥迪(BBA)等豪华品牌率先宣布退出价格战,在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反内卷”的呼声下,BBA停止跟进价格战的行为或将在行业内引起连锁反应。

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王高歌表示:“初步预计,未来1—2年内,尾部品牌可能将逐渐出清,整个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会越来越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机构花旗近日在研报中指出,预计从今年下半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将趋于缓和,价格战也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厂商之间,而不是所有厂商。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加速整合

“2023年,汽车行业就已经很卷了,大家的盈利压力都比较大,结果到了2024年,价格战却更加凶猛,降价成为了常态。”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人士近日对记者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车市价格战启动早,时间跨度长,部分新能源热销车型降价力度大,达到近20%。并且,截至今年4月底,行业内参与降价的车型就已接近去年全年的降价车型数量。

局内人对这个“卷”字有着更为直观、深刻的感受。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表示:“作为一位从事研发工作的汽车研发人,我认为这10年是特别艰难的10年。这10年,对研发人员来讲,为了产品能够快速、高质量地投放市场,每天加班加点。我们的产品开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了24个月,我们还要挑战从24个月缩减至16个月的目标。我相信行业内每一个参与产品开发的研发人员都经受了很大的挑战。”

艾睿铂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联席负责人及亚太区汽车及工业品咨询业务负责人戴加辉(Dr. Stephen Dy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处在价格战中,各大主机厂都想抢占市场份额,导致大家的利润情况都不好,从艾睿铂统计的6家上市车企的财务数据来看,只有两家车企实现了盈利,其他的车企都在烧钱,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咨询公司艾睿铂近日发布的《全球汽车市场展望》报告显示,中国品牌车型上市时间比非中国品牌上市时间快2—3年。其中,部分品牌平均上市时间仅为1.6年,而且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品牌还配备了最新的技术以及电池。

中国车企新品上市节奏更快,与简化开发审批流程和验证流程,以及通过加班来提高工作效率等因素有关。艾睿铂方面指出,中国汽车初创公司每个月加班时间为40—140个小时,而海外传统车企每个月加班时间不会超过20小时。

价格战之下,行业利润遭到压缩。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5.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1%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然偏低。

行业价格战“卷”到了什么程度?汽车之家资讯业务VP兼总编辑仝斐表示,将今年上半年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半年燃油车成交均价下降了1.02万元,价格整体下降了5.1%;新能源汽车成交均价下降了将近8900元,相较于2022年同期下降了4.6%;同时,叠加技术升级以及产品布局下探等因素,混动车相较2022年成交均价下降了2.51万元,下降幅度达到10.9%。纯电动车的均价下降了0.9万元,下降幅度为5%。

艾睿铂方面告诉记者,在中国市场,汽车供应商与主机厂的利润关系发生了逆转。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0.6%,比主机厂低近两个百分点。反观中国,主机厂更注重短期市场份额增长,供应商利润率达10.4%,比主机厂高出3.3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传统企业既要进行燃油车的节能改造,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双线作战,当前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行业上下倍感焦虑。

新能源车企也面临发展挑战。目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中,除了比亚迪以及理想汽车外,其他上市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尚未实现盈利。

“传统主机厂追求的是利润,中国新势力初创车企有着另外的考虑,它们没有回头路走,如果不抢市场份额,那就很难持续,所以它们很容易进入价格战中。”戴加辉对记者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加速整合,到2030年,在目前的137个品牌中仅有19家企业能够盈利,在财务上具有可持续性。

行业持续的价格战还让处于汽车产业链末端的汽车经销商面临较大的压力。

当前,汽车行业仍在调整中负重前行。展望全年,艾睿铂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涨势相对温和,预计将增长4.7%至2670万辆。

“从上半年的市场数据来看,国内零售增速无论是跟今年一季度相比,还是跟去年二季度相比,市场增速都出现了回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速将在5%左右,乘用车销量增速约为3%。

“反内卷”呼声日趋高涨

在车企大佬以及行业资深人士的奔走疾呼下,理性发展,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呼声日趋高涨。

“疯狂地打价格战,不仅压缩利润空间,更会压缩产品质量的‘空间’。”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汽车行业应坚持依法合规竞争,坚持练内功,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内卷的怪圈。“我们应突出性价比竞争力,而不是打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要打高质量的价格战,打技术战、质量战、服务战、品牌战。”

付炳锋认为,汽车行业是充分竞争的产业,产品和品牌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虽然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企业,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经营战略,但中国超大规模的汽车市场容得下不同风格的企业和产品存在。汽车企业在竞争中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要高度重视去年以来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我认为价格战的根本,就是在内需不足前提下市场形成的‘囚徒困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终是在更低的价格水平实现均衡,但负面效应会固化到市场和产业中,特别是会形成两个循环的叠加,从市场角度就是‘降价—观望—销量下滑—再降价’,从企业角度就是‘降价—跟进反击—亏损增加’。”王青认为,在“两个循环”后,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研发创新动力能力的弱化,有些企业会出现产品质量的下滑,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受损。

汽车产业价格战或将迎来拐点时刻。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探索开展汽车企业集团化管理,加快产品自我检验管理政策出台,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与此同时,也将加大产品生产一致性抽查力度,守牢质量安全底线,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记者注意到,近日,BBA等豪华品牌率先宣布退出价格战,在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反内卷”的呼声下,BBA停止跟进价格战的行为或将在行业内引起连锁反应。

王高歌认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头部车企之所以主动降价,是想加速行业的竞争,以快速将尾部品牌挤出市场,头部品牌的行业地位才会更加稳固。“初步预计,未来1—2年内,尾部品牌可能将逐渐出清,整个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会越来越稳定。”

网友看法

1、网友Z先生:没事,你们不降,我们不买就行了吗[偷笑]

2、网友大永哥:比亚迪加油,他们卷不动了

3、网友聪明天空pnq:看看楼市再看看车市

4、网友醒目叻:每天在大街上呼吸的全是汽车尾气,真是够了,全部切换电动车

5、网友这是什么鬼:老外的经营策略而已,赵大幅降价,然后慢慢涨,造成涨价的假像,从而拉动销量

6、网友戏说险事:为啥不说入局新能源市场太晚,技术储备不足,现在跟不上压力大了开始抵制了

7、网友瓷叙发展: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

8、网友BeforeDawn2023:开始英美说要清洁能源,发展电车,停止生产油车。后来电车跟不上了,就说退出电车。现在价格卷不动了,也要退出了,玩不起了。

9、网友永不止步:无下限的卷价格,短期内会给消费者和部分厂家带来红利,但是长期无序的打价格战带来的必然是低价低质,总有一天因为价格竞争的低价低质产物会爆雷的,理性分析 勿喷

10、网友ZHAO小河湾湾:汽车的利润很大的bba不是赔钱只是少赚了一点钱、九几年当年上海桑塔纳八万他们卖多少钱二十几万、保姆车丰田在国内多少钱在产地多少钱、现在卖车的人都理智了。

11、网友天津老爷们看新闻:买比亚迪 ,精品国货

12、网友大吉大利来了:加油比亚迪,合资车已经打不动了,在出点爆款车型,直接彻底干废它们

13、网友钓鱼的猫叔:一真卷,直至通缩变通胀

14、网友才思敏捷梦想MV:串通“拒绝降价”,是不是属于价格垄断?垄断是不是违珐行为?违珐行为是不是应该受到惩罚???

15、网友Roger G:国产车加油!乘胜追击[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16、网友宛西妙士:价格战不可能停止的!

17、网友友善是交流的起点哦:请问专家,哪一款汽车,品质特别好,价格也比较靠谱。

18、网友黄猿乱射:支持降价,老百姓都没钱了,买降不买涨,涨价就等着凉凉吧[呲牙][呲牙][呲牙]

19、网友一个不沾腥的猫:车企赚的是有点少[抠鼻]你看看中国石油[抠鼻]从伊朗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